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peech Therapy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peech Therapy. Show all posts

Technique: Modeling & Expanding Language & Play

Simplify your language : 用簡單的語言來幫助小孩了解和學習,如果他還不會說話,就用單音的字來跟他說,例如:車車;如果會說單音,就用兩個字的詞來慢慢擴充他的字彙。

Speak slowly: 故意說得特別慢,讓小孩更能聽懂,這類似於跟完全不會說英文的人說英文時,特別要注意不要說太快,對方更能聽懂。

Stress important words:強調重點字,例如:you have a ....BBBunny!

Be repetitive:不停地重複,例如:The car is rolling. Roll, roll, Rolling fast.

Visual Cues:加上手勢,例如用手指東西,或伸開手臂表示 "大"

Modeling language around your child's focus of interest:Parallel Talk + Self Talk 說出小孩正在做的事、看到的東西、吃的食物...etc. + 說出你自己在做的事、看到的東西...etc. 例如:小 B 吃香蕉、小鳥飛、媽嘛推鞦韆...etc.

Expanding language:adding more words
例如:Child : "train" --> Adult: "yellow train";
            Child: "吃吃" --> Adult: "小 B 吃午餐"
            Child : " baby cry" --> Adult: " The baby is crying, He is tired."

Modeling & Expanding Play
1. Follow your child's lead
2. you are in your child's line of sight
3. try to make it simple and clear
4. play + talk
5. use short turns

例如:小孩在玩車車的輪胎,他的注意力在車車上,大人到他視線前面,model 推車車,說 "vroom vroom 車車走";小孩抱著娃娃,大人拿食物餵娃娃,說 " baby 肚子餓,要吃吃"

實行筆記:
小 B 在外婆來訪的兩個禮拜裡,語言發展突飛猛進,字彙量增加到二十個字,數一到十會說 "1, 2, 3, ..5,... 8, 9, 10",後來的兩週雖然進步變慢,但也還是慢慢在進步,現在會學許多種動物的叫聲,包括貓咪、牛、鴨、雞、羊、鳥...etc. 字彙量可能有到三十個。

不過 imaginary play 的部分還有待加強,他會推車子,會抱小熊,會學我用空杯子假裝喝水,也對 playhouse 有點興趣。目前還在 expand language and play 的階段。




Technique: Treating Actions as Purposeful

從這篇起的方法都是我自己從手冊上讀的,小 B 每次去 speech therapy 都有一半的時間在哭,要我帶他離開,我們的 speech pathologist 也拿他沒辦法,所以決定不再去,而改用自修的方法。

這個 technique 是讓小朋友知道他可以用各種方法表達他的想法和需要,他每種行為或聲音,我們都當作是他表達的方法,給他一個意思,這種方法主要用在完全還沒開始用行為跟別人溝通的小孩。

例如:
1. 聲音 -> 你想說 ____,你想要____
2. 哭 -> 你感覺生氣、傷心、你需要幫忙、你不喜歡____
3. 丟玩具 -> 你不想玩了、你很生氣、沮喪、你需要幫忙
4. 無目的的漫遊 -> 你覺得無聊
5. 有 eye contact -> 你覺得有興趣、喜歡、想要
6. 笑容 -> 覺得開心
7. 伸手拿東西 -> 你想要這樣東西
8. 把我的手推開 -> 你不要我的幫忙、你要拿我拿的東西
9. 把車排成一線 -> 你的車停在停車場、在等紅綠燈
10. 玩車子的輪胎 -> 車子翻倒了
11. 轉身跑開 -> 你想要我去追你

實行筆記 (5/18) :
小 B 沒有自閉症小孩的一些行為,他不會過度專注於車子的輪子,也不會把東西排成一線。最近他的語言發展也越來越多,會說的字有:dada, mama, night night, bye bye, moo~, chuchu, 吃吃,說了一次 hello,還會發 buzz, pop, tick tock 的音,雖然大部分都還在嗯嗯ㄚㄚ的階段,但有一些有意義的字出來了。其實很多小孩說話都只有他媽媽聽得懂,有時候是發音不正確,有時候是只發某個單音,例如 nana 代表 banana,wawa 代表 water,所以如果把他所有發出的聲音和動作都賦予溝通的意義並且回應,就是在跟他產生互動。

人大概不由自主就會把情緒和想法用動作漢聲音表達出來,所以 treating actions as purposeful 會讓大人認真去觀察小孩的各種表達。原本以為小孩都沒在跟人溝通,其實給他的表達各種意義之後,就會發現小孩是有在跟人傳達他的心情的。

實行這個方法,把小 B 的各種恩恩ㄚㄚ都給予意義,慢慢會發現他的恩也有很多種,而且幫他把他的想法和感覺說出來,好像對他有安慰的作用,讓他感覺我們也懂他的心聲。他其實會用各種動作和手勢表達,手舉高就是要抱抱,手朝向某處就是要去或要拿某個東西。不過他真的很愛亂丟玩具,如果他丟玩具我就把他當作他不想玩,大概比較像在處罰他,告訴他不可以再丟了。


Technique: Playful Obstruction

Playful obstruction 就是在小 B 玩的時候去干擾他,例如:把他的玩具拿走、擋他的路、拿別的玩具或發出奇怪的聲音去吸引他。不過在這麼做的之前,要先告訴他將要發生什麼,用語言、動作或手勢,避免讓他驚嚇過度。

例如:

1. 他非常專注於玩某樣玩具,我們可以說:"換我玩",然後把玩具拿到我們臉的高度,讓他視線從玩具轉移到我們。
2. 他一直往某個方向跑,我們可以說:"我要來追你囉~",然後把他抓住轉向,或者跑到他的前面,擋住他,不讓他前進。
3. 他在玩把球丟進洞裡的遊戲,我們可以故意把洞堵住。
4. 利用 "暫停" 來增加跟他的互動,例如推著車,說:"車車要來囉!" ,然後停住,等他作反應再繼續。

實行筆記 (5/11):
1. 小 B 非常專注吃藍莓,我說:"我也要吃",然後把藍莓拿走,他就會頭轉過來看我吃,有時候還會生氣。
2. 最近開始讓他看 "Baby Babble" 的 video,他看得很入迷,我會故意擋在電視,他就會換角度換來換去想看電視,或把我推開。
3. 他要我念 "Goodnight Moon" 的書,我念到一半故意停下來,他會拍拍下一頁,表示要我繼續念。
4. 玩球丟到洞裡的玩具時,我故意把洞堵住,他會把我的手撥開,我把球拿走,他會來跟我拿球。




Technique: Imitating your child and being animated

這週 speech pathologist 把兩個 technique 一起教,包括 imitating your child 和 being animated。

Imitating your child...模仿你的小孩可以增加和小孩的互動,提高他的注意力、模仿能力和表達能力,因為小孩會增加被模仿的動作。增加語言的使用。模仿小孩需要被鼓勵的動作、語言、正確的行為。不正確或需要被導正的行為就不要模仿。例如:他在玩車車,就拿另外一台車放在他旁邊,模仿他玩;他翻書,就拿一本書模仿他翻;他說 dada ,就學他說 dada ,這會教他 "模仿" 是一件好玩的事,增進他也來 "模仿" 其他大人或小孩的行為,增加學習力。他如果亂丟東西,就不要模仿,因為不希望他繼續亂丟。

Key points: 1. 讓小孩選擇要玩的活動;2. 模仿小孩正確的行為和語言;3. 小孩不一定要有什麼特別的反應,但要確定他有在參與互動。

Being animated...就是把活動變得好像很有趣,用過度誇張的行為手勢或語言來讓互動變得更好玩,增加臉部表情、聲調、手勢、用感嘆詞,例如 "wow~" "uh-oh", "oh-no" 之類,來吸引小孩的注意,再加上偶而的停頓 (pause) 來鼓勵小孩跟你的互動。若小孩過動興奮,就用平靜的語調來讓他安靜下來。這應該可以從一些兒童節目裡看到例子。

實行結果:
小 B 對於我模仿他玩玩具,沒有什麼反應。不過模仿他噴口水吹泡泡或說 dadada ,他倒是挺樂的,的確跟他 da 來 da 去的,會讓他發出聲音的時間加長,模仿他玩 peek-a-boo 也會增加跟他的互動,感覺他看到我的模仿,就更確定我有在注意他。

這兩天小 B 終於會揮手掰掰了,不曉得是他神經終於接到,還是我誇張的動作真的有效。這幾天我教他揮手掰掰,用很誇張的動作,不只是手腕轉轉手掌揮揮而已,還加上整個手背一起揮,有點像在岸上跟坐船遠去的旅客揮手一樣,他果然就注意到了,開始模仿,不過他動作小小的,用手掌揮揮而已,像正常的揮手掰掰。

另外,用誇張的聲音模仿小 B 在喝水,也會增加他的 eye contact 和互動喔!他在用吸管喝水,我就假裝也在用吸管,用力吸,發出 "咻咻" 的聲音,他就會一邊吸一邊看著我笑。



Technique: Following your child's lead

這週開始 speech therapy 的 Parent Training Program,說給小 B speech therapy,其實真正在學的人是父母,因為每週只去 45 分鐘,對小孩的影響不大,必須是家長在家天天對小孩做,才能有成效。

第一堂課是學 following your child's lead,主要讓小孩做領導,由他決定現在要作什麼、要玩什麼,因為如果是他自發性要做的事情,他在當中的學習力會比較高。父母要做的是,在其中增加和小孩互動的機會,不去預期他要做什麼、不問問題、不告訴小孩要做什麼、也不選擇活動,而由小孩自己來決定。有以下實行的重點:

1. 坐在小孩視線可及之處,讓他可以容易跟我們有 eye contact,跟我們產生 interaction。

2. 由小孩決定活動內容,即使小孩注意力短暫,很快轉移目標,也不強迫他一定要一直玩同一樣遊戲。

3. 加入小孩在做的活動,幫忙他,跟他一起玩,但不教他怎麼玩。

4. 觀察他,等他的反應 (視線、聲音、動作)

5. Be persistent:如果小孩在玩的過程遭到挫折,要在一旁鼓勵、幫助,繼續跟他有 interaction。

6. 控制整個遊戲的狀況,若小孩開始亂丟或破壞玩具,要清楚讓他知道 it is NOT ok

實行筆記 (4/22):
小 B 是個對自己有興趣的事就很專注,沒興趣的事就忽視的小孩,所以跟隨他的興趣來跟他玩,可以增加很多的互動。有時候想教他什麼,一直叫他來玩某樣東西,他就算來了也待不了多久。這幾天花比較多的時間陪他玩他想玩的,果然他比較開心一點。

昨天晚上把洗衣籃清空,拿到樓下,他把一個玩具丟到洗衣籃裡,我坐在地上到他的 eye level,跟他一起玩 in and out 的遊戲。我把籃子搖一搖,把玩具倒出來,說 "out...倒出來",他又把玩具丟進來,我說 "in...放進去",我又把籃子搖一搖,一邊說 "搖搖搖",然後把玩具倒出來,說 "out...倒出來",他又把玩具丟進來...etc.,這樣來來回回了大概有二三十次,每次說 "in" 的時候他都很樂,感覺好像是他喜歡那個聲音,或者他高興事情如他預期的發生。


Not autistic but...

上星期五帶小 B 去給發展小兒科的專科醫生看,醫生的結論是...小 B 是一個 active and smart kid,確定沒有自閉症,因為他有 eye contact,會跟我們有 interaction,也會對人的表情有反應。不過,因為他花大部分的精神和時間在東看西看和跑來跑去,所以沒有耐心停下來跟人社交和說話,造成 小 B 在 social and speech 上 delay 。 這週小 B 發出的聲音更多變化,有時候會有類似說話的語調,但我們聽不懂;而且更多模仿我們發出的聲音,例如 "moo~" "dida dida",我們改變聲音,他也會跟著模仿。

以下是從上週開始從醫生和 speech pathologist 學到的東西:

1. 我們當他的聲音,跟他在一起時他做的動作和看到的東西都說出來給他聽。(4/13)

2. 跟他互動的時候多給他一些反應的時間,例如:他餓了要吃東西,給他東西之前,給他時間看看他會不會用動作或聲音來表示他的需要。(4/11)

3. Follow his lead:跟隨到他的興趣和視線的高度,引起他對於我們的表情和聲音的注意,避免他花全部的精神在玩具上面,引導他從 "自己玩玩具" 變成 "跟我們一起玩玩具"。例如:在玩玩具車的時候,到他面前把車子拿到我們的臉的高度,用臉部表情吸引他,再加入聲音跟他產生互動。玩一段時間把玩具聲音暫停,讓他有機會會來跟我們要 "more",再加入手語教他做 "more"。(4/18)

4. 增進嘴部細微肌肉的練習:開始學習用 open cup,練習一口一口吞嚥,慢慢從流速慢的液體開始,例如 yogurt or smoothie。(4/20)